苗木展示
苗木展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苗木展示

日期: 2024-07-03 07:19:35 来源:苗木展示
产品介绍

  会泽是一座悠久的古城,曾经的“天南铜都”,在漫长的历史时光中,为这里带来了数之不尽的财富。早在3000多年前,云南先民就掌握了青铜器的冶铸技术,而且矿料远传至中原地区。时光荏苒,如今小江峡谷中的铜经过3000多年的采掘已走向枯竭,只留下了曾经是东川府城的深宅大院和檐角飞翘的古戏台。往昔的辉煌,变成了方志上几页令人唏嘘的文字,盛极一时的会泽终于沉寂为磅礴乌蒙中一座普普通通的县城。

  历史上会泽铜业的兴盛,带动了手工艺的发展,也造就了大批的铜匠艺人,并由此诞生了世界瞩目的华夏瑰宝——“斑铜”工艺品。斑铜是云南独有的铜加工技术,在中国传统工艺中独树一帜。

  斑铜工艺大体上分为锻打和铸造,其制作工艺复杂而严格。锻打斑铜是斑铜工艺的最早形态,也是一项古老并正面临失传的绝技,其成品一般称为“生斑”。制作生斑的原料,必须是高品位的优质天然铜,也就是在铜矿洞里找到的天然铜块。这种天然铜块其实就是铜合金,据现代技术测定,其含铜量达90%以上,并含金、银等丰富的其他有色金属。斑铜师傅经剔渣、锻打塑形、烧斑、精工打磨等十余道复杂的锻打和工艺处理后,以“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而独树一帜,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

  生斑的制作,以张氏家族最负盛名。特别由张氏第十代传人张宝荣、张宝华兄弟锻打的“斑铜鼎”,在191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后,铜匠街张姓铜匠的斑铜技艺更是名噪一时。

  张氏家族祖籍南京,先辈均为铜匠,可谓铜匠世家。明宣宗时,曾参与宫廷祀器大明宣德炉的制作。明末,与大批手工业者移民来滇开发云南。

  铜匠街在会泽古城,几乎是一条毫不起眼的短短浅浅的小街,全长不过百余米的样子。而铜匠街6号,在这条街上更是毫不起眼,低矮甚至有几分简陋、破旧的门面,非常容易被人忽略。然而就是铜匠街,就是铜匠街6号这座平凡的旧时庭院中,居住着会泽张氏斑铜的第12代传人,也是生斑工艺的唯一传人张克康。

  历史上,会泽的铜匠街与会泽丰富的铜矿资源一样闻名遐迩。但让我压根儿就没想到的是,传闻中如此著名的铜匠街会是如此般狭窄不起眼,传说中神乎其神的张氏铜匠传人的家居会是如此简陋。这里早已没有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甚至连当街卖铜器的铺面也没有。

  张克康的家是一座陈旧的小院,光线昏暗,狭窄压抑,摆着一些简单的旧桌椅。当我走进去时,已有几个外地游客在观赏他家现存的几件生斑器物。游人走后,我说明来意,健谈的张克康先生和我交谈起来,谈斑铜,谈祖辈,谈斑铜的现状与未来。

  清朝光绪年间斑铜工艺最兴旺之时,铜匠街上有二三十家斑铜手工作坊,全是张家的族人。但随着时光的变迁,昔日令人瞩目的斑铜工艺,已经日渐走向萎缩。

  “张姓斑铜”有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传到第11代时,只有张克康的父亲张兴源和本家张兴明两位传人。两位老人都已经先后驾鹤仙去,张姓斑铜就只有第12代传人张克康还掌握着纯熟的全手工锻打斑铜的工艺。张兴明是旧时会泽师范的校长,曾有一子一女,但都早于他本人过世。为了不让这门家传的斑铜艺术失传,张兴明在世时也曾打破过“父子相传”的禁锢,收过两位弟子,一个是他的侄子,另一个是侄子的姑爷。但由于种种缘故,两位徒弟终究是未能完全掌握这门已濒于失传的国宝级工艺。

  作为张姓斑铜的最后传人,张克康也已经有52岁了。随着年事的增高,眼看着这门绝技面临失传,张克康感到十分忧虑,而又无可奈何。

  生斑需要采用高品位的优质天然铜做原料,但今天已经非常困难找到。打制一件生斑器物,至少要经过30来道工序才能“出炉”,即使是打造小猪这样很小的斑铜工艺品,也需要个把月时间。而且生斑材质较脆,又要经过锻打才能成型,所以废品率很高。受原料和祖传手工艺的限制,手工锻打斑铜不可能像批量铸造那样大规模生产,使得生斑具有相当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生斑一年下来也难得打上一两次,所以为了生计,张克康不得不开始做些熟斑工艺品。即便如此,登门订货的客户也比较少。所以靠祖传技艺谋生并非易事,“文革”时张克康学过木工,现在他家则每天都做豆腐卖。

  张克康拿出了他家现存的几件生斑器物给我欣赏,动作轻柔,小心翼翼。一件件造型古朴典雅、金斑耀眼的生斑器皿精美绝伦,隐含于铜中的极富立体感的不规则斑纹离奇闪烁,多彩而瑰丽。那一刻,我心中固执地认为,斑铜是和着高原的阳光锻打出来的。即便是在微弱的光线下,斑铜仍然散发着夺目的光芒,让人深切感受到高原阳光的色彩。这些都是真正的生斑,只是一问价格就让人气短三分,最小的物件也是上万元。

  清末民初,昆明一带的铜匠创制了铸造斑铜工艺,从而缓解了生斑原料紧缺和张姓斑铜技术保密的禁锢,为斑铜的铸造成型和精细加工提供了可能。经铸造工艺产出的斑铜工艺品,一般被称为“熟斑”。熟斑是在熔化的纯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其他金属,在“混而不合”的状态下,经过一系列浇铸成型、磨光、用化学药品着色显斑等特殊工艺处理而成。由于其成型性能好,所以品种很多,多为花瓶、香炉器皿、墨盒文具和动物造型。上世纪80年代后熟斑批量走向市场,成为云南著名的旅游服务产品。告别张克康,走出他那简单但绝不平常的家,门外毫不起眼的街巷,又让我回到现实中。会泽斑铜作为云南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濒临失传境地,张克康的未来在哪里?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今天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忽略了这些民间艺术的存在。同样忽略的,还有他们的价值。

  会泽县城距昆明280公里,昆明汽车客运站北站及东菊客运站有直达客运汽车,行程约4.5小时,单程票价55元/人。

  铜匠街在丰乐街的尽头,走过铜匠街右转即可到达湖广会馆。位于铜匠街6号的张克康家,除现存屈指可数的几件生斑工艺品外,熟斑工艺品通常要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