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的茶棚乡,晴空如洗,走在进村的小路上,呼吸泥土幽香,倾听大自然声响,让人倍感亲热。
53岁的李学军起早就在西红柿大棚里忙活,熟练地摘下一个个老练的果子,打包、装箱,再整规整齐码进三轮车里,动作趁热打铁……
李学军是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乡上官营村的西红柿栽培户,打理着两个西红柿大棚。时下进入大棚西红柿采摘旺季,一排排西红柿禾苗摆放规整,青红相间的果实缀满枝头,着实令人欢欣。
“本年这两个棚长势挺好,依照现在的价格,收入错不了。”李学军很是自傲,“别看我的栽培培育面积不大,但我经管得好着哩。一年能收两茬,两个大棚能成果近8000斤,纯利润也有10万元。”她从1997年就开端栽培大棚西红柿,算得上村里最早的一批。
“这就对了,它的皮是脆的,所以被称作铁皮西红柿。”李学军介绍,这个种类滋味浓郁口感佳,深受顾客喜欢。
“不瞒你说,我给孩子在市里置办了套高楼,还买了两辆小汽车,不算贵,但家人日常作业、出门,满足有用。”李学军满脸笑意。
她和老伴儿住在有着上下二层楼的小院里,屋内安置精约,洁净整齐,后院还有几棵榛子、核桃和山楂树……
“素日里清晨4点就起床啦,做个早饭,简略拾掇下,然后就去大棚里待上一天。”李学军“日程”排得很满,但每晚还有一项必做“功课”——看书。
“可不能光靠经历,都是西红柿,但不同的种类办理技能也不完全相同,得学新常识、新技能啊。”李学军爱学习,专心干这一行,也从不小气经历和技能的共享。她建了个微信群,时不时在里面发点栽培方面的常识,再教教大家伙用短视频和朋友圈卖货。“看着他们从不会种到种得好,我打心眼儿里快乐。”李学军说。
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乡被誉为“我国西红柿之乡”。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佩剑 摄
茶棚乡是“我国西红柿之乡”,像李学军相同从事西红柿栽培的有近1000户,栽培培育面积达3000亩。这儿的气候、环境合适西红柿成长,果形规矩、色泽艳丽、口感丰厚,以质量上乘出名。
西红柿栽培激活了村庄复兴潜能,茶棚乡以周边15个村为中心打造了占地150亩的优质西红柿栽培基地,选用“团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办理模式,农户既能参加合作社,取得年终分红,还可以再一次进行挑选农闲时在合作社务工,添加工资收入。“每年咱们会付出45万元的租借费用给这15个村子,均匀每个村收入超越3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杨江龙告知记者。
有了合作社和李学军等栽培能手牵头,茶棚乡的西红柿种类和栽培技能一向更新。“种类总跟着商场走,这几年,高端商场唱起‘主角’,为此咱们引进了铁皮西红柿。它表皮略硬且出现绿色,个头不大却非常匀称,吃起来甜中带酸滋味好,可以说是品相、口感、养分占全了。”杨江龙介绍,“以往摆在蔬菜区的西红柿,现在摆上了生果区的货架,价钱能卖到一般西红柿的五六倍。”
他为记者算了笔账:合作社单铁皮西红柿年产量就能达80万斤,依照均匀每斤6元的收购价格,产量近500万元。
农人忧虑销路?合作社早就想到了前面,不只一致联络客商,还拓展商贸流通渠道,把铁皮西红柿上架到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直播出售,增强品牌影响力,线上出售额占比不断攀升。
现现在,大棚西红柿已成为茶棚乡引领村庄复兴的特征产业和支柱产业,鼓了乡民的钱袋子,也完成了土地效益的增值和村团体收入的开展壮大。
茶棚乡更以优质西红柿栽培基地为依托,推动“茶棚”品牌开展,构成山楂、无公害大米、油桃、黄瓜、西瓜等多种优质特征农产品一同开展的格式,成为推动村庄复兴的微弱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