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
苏州绿城桃花源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案例 > 苏州绿城桃花源

【甘快看】镍都的春天③城市经济的韧性

日期: 2024-10-07 21:33:39 来源:苏州绿城桃花源

  金昌,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缘矿兴企,因企设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为摆脱“资源依赖”,金昌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奋斗展开城市转型的探索。

  近年来,金昌市委、市政府锚定全方面转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题,聚力打造“2+4”现代化产业集群,加速在传统优势产业中“改旧”、布局新赛道中“育新”,推动金昌市走上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城市转型升级坦途。

  2022年,金昌市人均生产总值12.01万元,超越嘉峪关市名列甘肃省第一位;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03亿元,同比增长12.1%,荣获2023年前三季度甘肃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贡献奖第一名。这是该市连续七个季度获得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金昌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赋予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新的使命任务,或将倒逼金昌进一步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步伐,迎接全新的发展红利期。

  在不确定的时代做正确的事情,沿着城市赛道布局加速奔跑,小而美的金昌正在绽放光芒。央广网甘肃频道即日起推出“镍都的春天”系列报道,跟随记者的笔触,观路径、看成效,解读金昌的新一轮腾飞。

  央广网兰州12月10日消息拉长时间轴,观察甘肃省金昌市城市经济发展轨迹,从崛起、收缩到再增长,该市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发展进程。事实上,缘矿兴企、因企设市,一直是金昌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把双刃剑。

  建市初期,作为我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金昌快速崛起。进入“十二五”,金昌产业体系单一问题凸显,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为关键点的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近年来,经济韧性正在从金昌痛点变为金昌亮点。2018年,金昌GDP只有264.24亿的规模,到2022年已达522.52亿,是2018年的1.98倍,GDP连续跨过300亿、400亿和500亿关口,今年将接近600亿大关。

  记者在采访中清晰地看到,该市围绕产业链谋篇布局、供应链本地化率、科学技术创新转化、发展民营经济四条路径,“2+4”现代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探索出了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金昌之路”。

  重构产业链,填补链空白,是金昌破解产业体系单一、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破局之道。

  “培育提升‘2+4’产业链,正是基于我们对金昌资源、区位、产业优势的充分认识和对发展短板的深入考量提出的具体举措。”金昌市发改委主任陈军说。

  在打造传统优势工业产业方面,金昌立足镍铜钴资源丰富,基本化工原料的“三酸两碱”(硫酸、盐酸、硝酸、烧碱、纯碱)俱全的基础,依托金川集团有色冶金和化工产业优势,持续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产业链和化工循环百亿产业链。同时,为有效解决全市固废堆存量超过2亿吨的难题,金昌提出打造资源综合利用百亿产业链,加快建设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助推传统农业“提档升级”,金昌市立足光热资源充沛、水质优良的自然优势和高原夏菜、优质草畜产业基础,打造高品质菜草畜百亿产业链,不断培育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蔬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加快布局新兴起的产业方面,金昌依托丰富的风光电资源,抢抓“双碳”战略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的机遇,在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同时,凭借发展电池产业所需原材料的77%能轻松实现本地供应的基础,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着力推动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产业互融互促、协同发展,聚力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千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聚焦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链“蜕变”,金昌发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支点和全省“东数西算”试点的优势,2020年,金昌市抢抓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互联网+物流”数字化的经济的重大机遇,与山东阿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西部首家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与此同时,金昌重点引进工业互联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金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制造等新型业态项目,实现数字化的经济产业突破发展。

  以化工产业链为例,该市采取分化、派生、新生和融合等方式,建设氯碱化工、硫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精细化工等5个细分产业链,构建“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产业共生、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新模式,聚力打造西北新型化工产业基地。

  具体到化肥行业,金昌市近年来先后引进了新洋丰6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一期工程、心连心3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施可丰60万吨新型肥料二期、能化投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50万吨高浓度尿基复合肥、景源年产14.65万吨精细化工产品、福盈门3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等项目,建成了甘肃省最大的化肥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金昌市“2+4”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270.3亿元,增长26.5%。镍铜钴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金川集团镍盐公司入选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

  供应链本地化不但可以增加供应链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还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在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金昌冶炼副产硫酸资源及氯碱废电石渣综合利用生产40万吨合成金红石项目现场,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消纳金川集团有色金属冶炼副产硫酸150万吨、氯碱化工废电石渣100万吨。

  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提质增量,金昌围绕尾矿、冶炼渣、粉煤灰、电石渣、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8个细分链条,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对接、建设、投产,既有效解决了有色金属产业、氯碱化工产业副产的含铜废渣废酸等工业“三废”回收处理利用问题,又弥补了下游产业的原料缺口,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

  “我们的产品是农药、医药中间体,选择来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园区,也是因金川集团能够给咱们提供氯气、烧碱、盐酸这些常规的基础原料。”甘肃联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徐玉涛说。

  金昌市化工产业现已形成以金川集团为核心的40个化工产品供需关系。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基础原料化工基地,金昌构筑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型工业体系格局,吸引了鑫华焦化、金化集团、甘肃瓮褔、施可丰、丰盛环保、甘肃联凯等一大批化工企业落地金昌,不同的投资主体间均以上下游产品、副产品为纽带,形成了关联紧密的供应链、产业链。

  金拓锂电是甘肃亿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金昌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在投资储能电池领域之前,金拓锂电已拥有了金昌市首条18650圆柱形锂电池的生产线万支三元锂电池,产品远销国内外,为众多电动车企提供动力支撑。

  “金昌矿产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原材料优势,我们生产的18650锂离子电池和方型储能电池需要28种原材料,其中在金昌本地就有18种能够供应。制造所需的镍、铜、钴、锰、铁、锂及磷酸等原材料,77%可在金昌本地生产和供应。像铜箔等原材料,上午下订单,下午就可以送到生产线,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国斌说。

  随着新能源规模产能的不断膨胀,带动了慢慢的变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产业呈现出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在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总投资323.16亿元的30个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新能源电池所需的35种原、辅材料本地供给率可达80%以上。金昌市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将实现多点开花、连点成线、串珠成链。

  全市综合科学技术进步水平指数为66.53%,连续两年居全省第2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68家,省级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达到41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天眼”探空、“蛟龙”入海、“神舟”飞天等一批“国之重器”,都有金昌工业的“科技智慧”……

  一连串耀眼的数据和事实,凸显出金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科学技术创新已然成为引领金昌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动力”。

  “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手撕镍带’,厚度仅为0.05毫米,用手轻轻一扯,便可以把它撕开。”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承鹏介绍,镍带在拉伸的过程中高温达900℃,如果有空气进入出现小泡则前功尽弃,只有掌握高性能真空熔炼技术、综合加工技术、优良装备水平,才能产出如此高性能的镍带。

  长期以来,镍合金板带材核心技术是我国镍钴工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作为新能源电池的核心核心部件,镍合金板带材设计和制备工艺很复杂,整个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实现规模化量产难度高,金川集团从研发技术和生产制造两方面做突破,经过十多年的科技攻关,最终联合生产出国产纯镍板,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受国外制约的被动局面。

  “2022年,纯镍板销售200多吨,今年已销售300多吨,市场占有率正在迅速扩大,这也更加坚定了公司要走高端材料研发制造之路的决心。”苗承鹏说。

  近年来,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通过工艺优化和关键设备升级,发展纯镍带材、电热合金、精密合金,延伸精深加工产品链;建设8000吨高温合金项目,发展镍基核电材料及航空航天材料;通过合资合作,发展导电镍粉、汽车涡轮增压器、大卷重宽幅镍带、医用合金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

  作为甘肃省金昌市工业经济“压舱石”,金川集团正不断加速延伸有色金属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向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高温合金及精深加工、电子电工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领域迈进:羰基镍产品、电池用镍带材及核电用高温合金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高端半导体芯片用超高纯镍钴铜材料的产业化和国产化;高端异型铜带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高纯镍钴铜生产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市企同频。近年来,金昌市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建成“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甘肃镍钴新材料创新中心”等1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培育其他各类科创平台及企业90余家。同时,金昌着力创新人才引培,出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等政策,打造强大的人才“磁场”,为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人才支撑。

  过去五年,金昌市非公有制企业数由0.53万户增加到1.32万户,增长了149%;民营经济税收收入达到13.9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由15.6%上升至17.66%。不管是从公司数、市场覆盖,还是在税收贡献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据了解,金昌市积极探索推行“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办代办+信易贷”模式,并被纳入“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累计出让“标准地”36宗、5591亩,金昌“信易贷平台”入驻企业达1.4万户、授信394笔49.07亿元;大力推进“诚信金昌”建设,金昌市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今年5月,金昌市委书记王钧深入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调研并主持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时,要求把非公有制企业家当作“自己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延伸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7月,王钧在金昌市二季度政企沟通交流座谈会暨融资对接会上讲话时表示,“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不好,经济发展速度快不快,企业家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原材料采购方面的巨大优势是我们公司落户金昌的根本原因。”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鹏成说,“基于新能源产业巨大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以及金昌政府的全力支持,我们有信心让企业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最大生产厂商。”

  如今,金昌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活力明显地增强、产业集聚度逐步的提升、服务体系加强完善、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繁星点点的金昌民营经济成功实现提档升级。

  今年前三季度,金昌市生产总值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4%,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4.9%……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展示着金昌市慢慢地加强产业链韧性、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上迈出的稳健步伐。